如果我說,價格上不去,是因為不敢報價,你會相信嗎? 上週是我開始嘗試新的方式介紹「養成班」的一週 我在 LINE@ 很小規模地開放了「探索會議」 (如果你有看到前幾封信提到的一對一諮詢,是一樣的) 這週密集跟人對話,結果是⋯⋯探索會議除了關心來訪者現況 & 確定是否適合養成班外 我也會有機會聽到大家的困擾 當然有比較颯爽放鬆的朋友會跟我說: 想接某某案,但是感覺報價上不去,一講對方就走了 我如果知道的話,可能會回說:噢那個某類別,均價大概多少 (比他剛剛分享更高的一個數字) 你猜,大多數人回什麼? 「真的能報這麼貴嗎?」大家最最最常見的反應是這句話! 沒錯! 不是「喔!原來是這個價錢喔!那我要往上調!」 也不是「欸?那這個價格裡面有什麼?我來看我能不能也這樣弄!」 而是很直覺很反射覺得「太貴了」! 你知道嗎? 這不是我們任何個體的問題 而是台灣社會氛圍就真的很多時候很計較 CP 值 所以很可能,我們真的沒想過 「幫客戶處理一件你很上手、很習慣的事,有那麼大的價值!」 當然你可能會想:可是報價貴,成交就很少呀前面那種報價了對方就跑掉的情況 是不是就「太貴了」呢? 我們可能反射性這麼覺得 不過在經過多年接案後 我每次下定決心價格調高、案量減少 最後的成果都是「總收入提高了」喔 關於這點,我很推薦一本書 是整理收納大師近藤麻理惠的經紀人(同時也是她的先生)寫的書 叫做《我要的新人生》 序篇提到: 有一陣子近藤麻理惠工作炸忙 精神瀕臨極限 他們下定決心改變 直接把接的活動量砍半 最後也迎來很棒的結果! 不再那麼累,但是收入卻不減反增! 但賣一個不夠好的貴東西,難道客戶不會生氣嗎?欸,這就會牽涉到我們怎麼決定「什麼夠好」 當然不夠好的東西,客戶真的會生氣 但更常發生的情是! 是我們以為的 60 分 其實是客戶心目中的 80 分!? 根本對客戶來說就通通都已經很夠好 好到他開始分不出來了(?) 啊至於怎麼搞懂怎樣才夠好 那個就看迷你課吧,裡面有講 報價除了品質、報價技巧問題,還有信心問題就,好啦前面講很多 但反正你聽完這些故事就知道 不管你聽過多少酷報價技巧 甚至你已經知道「其實這東西值某個不錯的價錢」 但信心沒過的時候 就真的很難實踐呢~~~ 接案心法跟技法都一樣重要呢接案到最後,真的也是心魔跟技巧都得練,一個都跑不掉 好啦,本週先聊到這 我要來繼續寫 PPT ㄌ! |
訂閱我,收到免費的接案系列文!現在在本頁訂閱,還可免費領取「AST 新手接案禮包」